防火防爆技术每日推送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爆燃 爆轰 防火防爆技术每日推送3

防火防爆技术每日推送3

2023-05-04 2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可燃液体的闪点与着火点的区别

可燃液体在着火点时燃烧的不只是蒸气,还有液体。另外,在闪点时移去火源后闪燃即熄灭,而在着火点时液体则能继续燃烧。可燃液体的着火点都高于闪点,而且闪点越低的可燃液体,其着火点与闪点的差数越小。例如,汽油、二硫化碳等的着火点与闪点仅相差1℃。因此,着火点对评价可燃固体和闪点较高的可燃液体(闪点在100℃以上)的火灾危险性具有实际意义,控制这类可燃物质的温度在着火点以下是预防发生火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6.爆燃

爆燃(或称燃爆)是火炸药燃爆性气体混合物的快速燃烧。

7.发火点

火炸药或燃爆性气体混合物发生爆炸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发火点。

3.4燃烧特性

3.4.1物质的理化特性与火灾爆炸关系

1.燃烧性固体的理化特性

1)化学活泼性

2)比重

2.燃烧性液体的理化特性

1)液体的燃烧速度

2)燃烧性液体的分类

3)燃烧性液体理化性质与火灾爆炸关系

3.燃烧性固体的理化特性

1)燃烧性固体的分类

固体按燃烧的难易程度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两类。

3.4.2 燃烧温度与热传播

1.燃烧温度

3.4.3燃烧极限

燃烧极限亦称着火极限,是指燃烧反应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可燃气体或蒸气在助燃气体中形成的均匀混合气体被点燃并传播火焰的浓度范围。

3.4.4消焰距离

通道尺寸越小,通道内混合气体的爆炸范围越小,燃烧时火焰蔓延速度越慢。当通道窄到一定程度时,通道内燃烧反应的放热速率就会小于通道表面的散热速率,燃烧过程就会在通道内停止进行,火焰也就停止蔓延,因此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寸称为消焰距离。

3.4.5最小点火能

最小点火能也称为引燃能、最小火花引燃能或者临界点火能,是指使可燃气体和空气的混合物起火所必需的能量临界值,是引起一定浓度可燃物质或爆炸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3.4.6着火延滞期

着火延滞期也称着火诱导期或感应期,指可燃性物质和助燃气体的混合体在高温下从开始暴露到起火的时间或混合气着火前自动加热的时间,在燃烧过程中又称为着火延滞期或着火落后期,单位用毫秒表示。

3.5燃烧与爆轰

3.5.1燃烧与爆炸、爆轰的异同

1. 爆燃、爆炸与爆袭

1)燃烧

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

2)爆炸

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的急速燃烧。

3)爆轰

爆轰又称爆震,它是一个伴有大量能量释放的化学反应的传输过程。反应区前沿一以超声速运动的激波,称为爆轰波。

2. 爆燃与爆炸、爆轰的区别

1) 燃烧与爆炸的主要区别

(1) 可燃物质的燃烧与化学性爆炸,在本质上都是可燃物的氧化反应,两者都需具备可燃物、氧化剂和火源这三种基本因素,因此,就其本质而言,两者是相同的。

(2) 燃烧与爆炸主要区别在于反应速度,爆炸是可燃物发生的急速燃烧。

(3) 可燃物质的燃烧与化学性爆炸,可随条件而转化。同一物质,在一种条件下可以燃烧,在另一种条件下可以爆炸。例如,汽油在敞口容器里能平稳地燃烧,放在闭口容器里则可能爆炸。

2) 燃烧和爆轰的主要区别

(1) 燃烧的传播速度比较低,比爆炸物质内的声速要低得多;爆轰的传播速度很快,比爆炸物质内的声速快得多,可高达1000m/s以上。显然,与之相联系的传播机理有明显区别,如燃烧时反应区的能量是通过热传导、热辐射及燃烧气体产物的扩散来传播的,而爆轰的传播是借助冲击波对炸药的强烈冲击压缩作用进行的。

(2) 燃烧过程的传播容易受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风向等)的影响特别是受环境压力的影响。如爆炸物质在大气中燃烧进行缓慢,面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的传播速度急剧加快,所以在密闭容器发生失控的燃烧反应是非常危险的。与之不同的是爆轰过程传播速度极快,它几乎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在一定的条件下爆轰速度是一个固定的常数。

(3) 燃烧过程燃烧产物区内产物质点运动方向与燃烧波面方向相反,因此燃烧波面的压力较低。而爆轰时,爆轰反应区内产物的运动方向与爆轰波传播方向相同,爆轰波区的压力可高达数十万个大气压,所以破坏能力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